推进诚信建设 释放消费潜力
来源:人民日报  时间:2022-07-04 15:37

中办、国办今年3月印发《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》提出,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,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,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、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提振信用消费信心?读者和专家结合自身经历,提出了意见建议。

  虚假宣传利用网络平台生出新套路,针对老年群体的养老诈骗成投诉热点

  “房屋漏水面积不到两平方米,维修花了上万元!”近日,福建读者陈先生来信讲述他受骗的经历。今年5月,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“专业堵漏”的广告,留下电话号码后不久就有人上门检测。“师傅说他们采用钻孔高压注入胶水方式堵漏,胶水每斤150元、涂料每斤560元。我问大概需要多少钱,工人说要看情况。结果注完胶后说,共用55斤胶水、12斤涂料,让我付1.5万元。而且还没有协议,只是口头承诺保修10年。”陈先生说。

  无独有偶,读者杨女士也遭遇了类似经历:“成本几毛钱的胶水却要价每斤100元,补前告诉我需要4斤左右,补完却说用了136斤。”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她提供的线索,发现两名施工人员均为利辛县旧城镇某村居民,常年在外,并没有相应资质。他们利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宣传,与消费者单线联系入户施工,只有口头承诺,没有文字协议,使消费者维权难度增加。

  近年来,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群众投诉较多的虚假宣传、违法广告等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。比如有的夸大其词,江西省吉安市某公司称其商铺“即买即收租”“每年按总房款的8%至10%稳定回报业主”;有的虚假宣传,黑龙江一家公司宣称其仪器为“脂肪雕刻仪”,“有射频加热技术,每秒400万次能量交换,瞬间使脂肪层升温到70摄氏度”。查处这些典型案例对违法违规广告行为起到了警示作用。

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,一些诈骗团伙盯上了老年群体。“老年人手中持有的资产较多,但是防范辨识能力比较弱,近年来,针对老年群体的各类诈骗犯罪时有耳闻。”江苏读者徐培华表示。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